大连健康网。有趣实用的口腔健康科普!

最新更新

大连口腔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牙周治疗

牙外伤治疗,分秒必争

时间:2022-11-03人气:作者: 小编

d88b31638e7d0e01079ca54c0e1981fd.jpeg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意外导致颌面部损伤,不仅对我们的外貌造成影响,同时可能造成不同类型的牙外伤。


  牙外伤会经常遇到


  牙外伤是指在突然的机械外力作用下,牙体硬组织、牙髓或牙周组织发生急性损伤的一种疾病,这种伤害可单独破坏一种组织,也可使多种组织同时受累。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体育运动中的剧烈碰撞、交通意外、暴力冲突、儿童学习走路以及跌倒等。另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原因,如用牙不当、患者自身患有癫痫等其他身体疾病。外力的性质、大小、速度和作用方向不同,造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如摔倒这类直接外力多造成前牙外伤;间接外力,如外力撞击颏部(下巴)、下牙猛烈撞击上牙,通常造成前磨牙和磨牙的外伤;较轻的外力仅引起牙周组织的轻损伤,较重的外力可将全部牙周膜撕裂,牙从牙槽窝内脱出;高速度的外力易致牙冠折断,低速度、高强度的外力易致牙周组织损伤。根据牙主要损伤的部位,可将牙外伤分为牙震荡、牙折、牙脱位和牙脱臼几种类型。


  1.牙震荡。牙震荡是牙周膜的轻度损伤,又称为牙挫伤或外伤性根周膜炎。牙齿犹如受到一场微小的地震,外观上并无改变,不松动,无移位。由于牙周组织充血甚至淤血,牙齿可有轻微酸痛感,垂直向或水平向叩痛。


  2.牙折。牙折又分为不全冠折、冠折、根折和冠根折。其中不全冠折发生率最高,牙面釉质不全折断,牙体组织无缺损,又称为纹裂。在病人的牙齿唇(颊)面可见到与牙长轴平行的、垂直的或呈放射状的细微裂纹。可无任何症状或有对冷刺激一过性敏感的症状。


  3.牙脱位(即脱臼)。牙脱位时,部分牙周膜撕裂,血管神经断裂,外伤牙的相应部分与牙槽骨脱离,并常有部分牙槽骨骨折。


  4.牙全脱位。牙脱位时,牙周膜完全断裂,牙齿与牙槽骨完全分离。可见患牙从牙槽窝中脱出,常见患者手拿牙齿就诊。


  儿童更易发生牙外伤


  牙外伤的流行病学及分布特点发现,6~13岁青少年是第一高发人群,他们处于身体、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阶段,活动性较强,特别是在学龄时期,玩耍或较剧烈的运动时常易发生碰撞、跌倒等,较成年人更易发生牙齿外伤,尤其是前牙外伤,并且上颌中切牙(即我们常说的门牙)最易受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近两年统计发现,目前牙齿外伤患者比率占急诊科各类急诊疾病的首位,其次才是牙髓炎及根尖周炎,而在十年前牙外伤的发生率占第四位,五年前为第三位,说明牙外伤的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牙外伤需立即就医


  牙齿一旦发生外伤需要及时就医,不及时、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牙齿丧失、破坏咀嚼器官完整性,有些患者甚至可能出现颌面部功能异常。牙齿的缺损或者缺失也会影响患者的外貌。一些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常常因为牙齿不美观,不愿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可能引起一些心理疾患;对于成年人而言,会导致其在人际交往中信心不足,影响他们正常社交;乳牙列期的儿童处于颅颌面部发育期,如果因为乳牙的过早缺失、咬合畸形,会影响他们整个颅颌面的正常发育,一些乳牙列期的牙外伤造成的继承恒牙胚损伤,继承会引发恒牙发育异常、滞留不萌出、发育畸形(例如锄形牙)、牙齿表面釉质白斑等情况。


  防护比治疗还重要


  牙外伤治疗重在防护。首先,要做好牙外伤知识的宣教工作,尤其是中小学生及高危人群,要对其家长和孩子做好宣教工作,一旦出现牙齿外伤要及时就医。建议中小学生进行户外运动时可以佩戴护齿器,也称护口器。它最早由牙胶制作而成,主要是用来保护拳击手的口唇等软组织。护齿器的好处有:通过吸收和分散作用于牙齿的力量,预防牙齿外伤;遮挡唇、舌和牙龈组织,避免破裂;避免上下颌牙齿之间的暴力接触;对于容易发生骨折的下颌角和髁突,护齿器可以起到弹性支持的作用,吸收力量,减少骨折的发生。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标签: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