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查房是由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护理团队,以医护小组的形式共同查房讨论护理计划,从而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护理服务。
从去年7月起,市三院护理部推行“医护一体化联合查房”模式,各病房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工作两条平行线的模式,建立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护理查房格局,使三方沟通更快速、医护服务更到位,为患者健康加上“双保险”。
神经内科一病房、神经介入中心
医护一体化查房
近日,市三院神内一、神经介入中心采取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并联合“SBAR沟通模式”,选取一名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开展护理查房。
护理部孙健主任、李均平科护士长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参加此次护理查房。本次护理查房由神内一、神经介入护士长霍颖主持,责任护士宋清凤运用SBAR沟通模式就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具体实施护理措施等进行详细汇报,于莉娜护士结合病例进行详细的护理查体。
此次护理查房打破以往常规的探讨方式,通过查房前开展线上课堂观摩学习的方式让参与者熟悉颈动脉狭窄的前沿新知识。查房中,神经介入中心李智医生对接近完全闭塞的颈动脉狭窄高难的手术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医护之间采用了SBAR沟通方式在患者治疗及愈后展开激烈的讨论,从专业的角度共同分析和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风险管理、二级预防等相关知识。
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能有效提高沟通效率,节省工作时间,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神内一、神经介入采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将规范化、标准化的交班内容准确、清晰地在医护之间互相传递。
SBAR交流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标准的沟通方式,可使医护人员准确、快速传递患者信息,减少错误的发生。“S”即现状,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比如患者姓名、床号、性别等;“B”即背景,表明患者的诊断、手术名称及最近的化验指标;“A”即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化验等;“R”即建议,包括已采取的医疗、护理措施,并交代下一班需要关注的问题。SBAR交接模式使交接班流程规范化,将规范化、标准化的交班内容准确、清晰地在医护之间互相传递,减少了安全隐患,不仅有利于医护、护护间的交流还有效的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取得显著效果。
手外科
医护一体化查房
“医生和护士一块来给我查房,让我感到更加安心和踏实,有问题也能更快地得到解决。”患者陈先生说。近日,在手外科开展了一次医护一体化模式查房,患者陈先生对此非常满意,感受到自己与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更为充分。
陈先生因为干活中不慎被机器把右中指挤压,血肉模糊,急诊来到医院,经手外科医生护士积极处理,为其保留患指功能和美观。在查房过程中,查房过程中,护理组长皮瓣移植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随后责任护士汇报患者病史,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解决护理问题、制定和调整护理计划。
李晓天医生通过视频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医生与护士细致地查看患者患处皮瓣情况、疼痛程度,手部功能锻炼,心理状态,用药情况等等。在讨论环节,大家针对此次查房存在的疑问进行了深度剖析,结合各科特色进行了探讨与提问,外科系参加查房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相继发言,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经验。
孙健主任表示,医护联合查房模式使护理工作变得有条理性,工作重点问题更突出,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护理,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目前,这种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已经在市三院各个科室开展。通过实施“医护一体化查房”,护士能更好地与医生交流病情,并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护士将病人详实的临床资料及时提供给医生,让护士成为医生的“眼睛”,患者潜在疾病也能够被及时发现,尽早治疗,体现了优化协作互补,实现医护患三方无缝隙沟通配合,为制定临床个体化治疗、护理方案和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帮助,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