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健康网。有趣实用的口腔健康科普!

最新更新

大连口腔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成功开展PCI+TAVR术,助力严重低心功能不全患者重获“心”生

时间:2023-01-12人气:作者: 小编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成功为一名极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衰(伴多支冠脉狭窄病变)患者实施单支开放左主干介入支架治疗(PCI)联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由心内科赵昕教授、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张端珍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在葛均波院士团队和我院超声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介入中心等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协助下完成。这标志着我院在微创技术治疗低心功能心衰合并心脏瓣膜病领域再次取得“心”突破。


70岁的刘大爷长期受心脏疾病困扰,16年前出现了胸闷、气短等症状,最近一年症状逐渐加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夜间不能平卧休息,双下肢严重浮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曾辗转了多家医院就医,因严重心功能不全均被告知只能等待心脏移植。病情再次加重时,家人带着他慕名来到大医二院心内科CCU住院。入院后经积极药物抢救治疗一周后,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0mm,射血分数仅有25%,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冠脉造影提示冠脉血管均存在重度狭窄病变,保守治疗无果。此外,刘大爷还合并了外周下肢动脉硬化狭窄、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病症,情况不容乐观。


赵昕主任立即与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远程会诊,讨论PCI支架介入和TAVR瓣膜介入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详细制定手术方案,完善每个操作步骤和细节,为手术保驾护航。


术前,超声科张文华教授提供了精准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的解剖信息;重症医学科于健教授、姜晓东教授做好了ECMO的备用准备;麻醉科苏洋医生术前准确评估,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血管外科李磊教授对外周右髂总动脉狭窄做好裸金属支架植入的备案;心律失常亚专科杨东辉教授时刻准备术中启动永久起搏器的植入。


手术如期进行,赵昕主任根据多年介入手术经验和技巧,首先采取“简单”术式处理复杂病变,对单支开放的左主干、前降支及左回旋支植入支架,术中仅仅用60mL造影剂即完成复杂介入治疗,避免造影剂肾病和急性心衰的发生。


1.png


第二日,在没有依靠任何心脏辅助装置的情况下,赵昕主任凭借着精细的术前准备和娴熟的操作技术,约1个小时即成功将主动脉瓣植入理想位置并充分展开。术后主动脉造影显示无主动脉瓣反流和瓣周漏,冠脉开口无影响,压力检测显示跨主动脉瓣无压力阶差。术后第二天患者症状显著好转,第三天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降至64mm,射血分数升至45%。近日刘大爷顺利康复出院。


TAVR手术是目前心内科介入治疗最前沿手术之一,手术难度高,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如何对重症患者进行此类手术更是目前的难点,术前全面系统评估,周密计划,术中规范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赵昕主任表示,该患者虽然冠状动脉多支完全闭塞,射血分数低下,同时并发其它多种疾病,但在心内科团队的严格评估和精细规划下,患者术中无急性心衰和造影剂肾病发生,手术获得巨大成功。


延伸阅读


TAVR手术全称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也称TAVI手术。该手术是采用腔内导管技术,将人工瓣膜装载入导管系统,通过外周血管或心尖途径,将人工瓣膜输送到主动脉瓣位置释放,置换病变瓣膜的手术方式。该技术是针对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案。对于主动脉生物瓣退化高危患者而言,采用瓣中瓣TAVR治疗有助于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液动力学、功能结局及生活质量。


TAVR手术的优势有哪些?


与传统开胸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相比,TAVR手术避免了传统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等危险因素,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患者术后不会有较大的伤口,一般仅有腹股沟或其他穿刺部位很小的穿刺点。且手术中麻醉时间很短,患者感受良好。一般术后当天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天即可痊愈出院。术后生活质量较传统开胸手术优势明显。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