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大医二院胸部肿瘤1科承办的2023大连星海肺癌规范化诊疗系列会议之一——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南篇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大医二院胸部肿瘤1科陈骏教授担任执行主席,邀请了肺癌诊疗领域相关诊治专家来连参会。会议秉承着精准诊治、规范化诊疗的核心理念,由肺癌诊治专家聚焦前沿最新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治指南做出报告,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交流、分享临床一线诊治经验。
会议伊始,陈骏教授首先欢迎与会的各位专家,感谢参会同道对本次学术交流的大力支持,并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做开场致辞。刘云鹏教授是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会老年肿瘤分会会长,他充分表达了对本次会议宗旨的肯定,希望本次会议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治的普及,同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陈骏教授致辞
刘云鹏教授致辞
会议第一部分,由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姜育川教授主持,邀请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边吉来教授带来《聚焦临床-探讨3代EGFR-TKI耐药应对策略》的学术报告,她的报告指出,精准治疗在新药背景下,围绕3代EGFR-TKIs耐药机制及处理已成为研究热点,明确耐药机制是探寻耐药应对策略的基础。大医二院李秀华教授和大连市友谊医院郑玉军教授参与讨论环节,他们再次强调了NGS测序的重要性,并对MET突变的应对策略分享了临床诊治经验,刘云鹏教授和张凌云教授分享了中国医大附一的相关临床试验案例。
边吉来教授《聚焦临床-探讨3代EGFR-TKI耐药应对策略》报告
会议第二节,由本溪市中心医院陈铁军教授主持,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凌云教授带来《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进展:临床实践的专家指南》报告,由于靶向治疗高效性(免疫治疗疗效降低),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需要检测EGFR/ALK/ROS1/BRAF/NTRK/METex14/RET基因位点,强烈推荐采用广泛的二代测序(NGS)检测要求和新兴的生物标记物。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王玫玫教授和大医二院臧丹教授分享了临床工作中基因检测对指导患者靶向治疗的成功经验,并指出肠道菌群相关标志物对肺癌转移预测的研究意义。
张凌云教授《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进展:临床实践的专家指南》报告
会议第三节继续由陈铁军教授主持,邀请大医二院冯仲珉教授带来《EGFRm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研究》报告,他指出真实世界研究对临床工作者的重要性,在真实世界中无论是针对EGFR敏感突变一线治疗还是针对T790M二线治疗,奥希替尼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对颅脑转移(CNS)的患者疗效确切。讨论嘉宾邀请了大医二院的高冰教授和车懿霖教授,他们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真实世界研究做出分享,并肯定了真实世界研究对肺癌诊治的重要帮助。
冯仲珉教授《EGFRm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真实世界研究》报告
会议第四节,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玲教授主持,邀请大医一院周涛教授带来《从药物经济学评价看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决策》报告。周涛教授指出,药品经济性在药品综合评价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奥希替尼相比其他EGFR-TKI具有成本效用优势,经济性好,各项政策规范抗肿瘤药在临床合理用药。本节会议邀请大医二院靳京教授和朝阳市中心医院刘鸿运教授参与讨论,他们同意在新的医保政策下,临床医生了解药品经济学有助于为患者在用药选择和药物可及性上做出最佳决策。
周涛教授《从药物经济学评价看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决策》
会议尾声,陈骏教授做出总结,再次感谢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并对未来肺癌规范化诊治的普及寄予厚望,相信在精准医学理念的指导下,肺癌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决策,早日实现肺癌患者生存期尽可能延长的美好愿望。未来大医二院胸部肿瘤1科还将继续举办相关学术交流会议,为肺癌诊治领域专家创建交流平台,以实现肺癌患者长期生存为目标勇往直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