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就诊高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统筹全院急危重症救治资源,竭尽全力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12月29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开设的重症医学二科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科接收危重患者,而承担病区医疗任务的正是刚刚结束集中救治大连中心(六院)任务的队伍。12月27日,47名队员圆满完成病区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开始休整,从11月28日凌晨火速集结进驻病区到任务结束,队员们已经在重症病区连续奋战了29个日夜,全力救治了40余名新冠危重症患者。
然而面对着疫情的新形势、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以及医护感染导致的战斗减员,医院的医疗工作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有休整即刻停止,队伍整建制接管新组建的重症医学二科”,是非常时期下达给这支医疗队的艰巨任务。队员们看着久违的家人,想着带病坚持在岗的同事和已经饱和的病区,内心波澜不已。但这是一支肯吃苦、能奉献、作风顽强、高要求的队伍,这是全员零感染,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离开家的第30天,他们临危受命、放弃休整,重回医院开始了重症医学二科新病区的准备工作。
12月28日一大早,庄成君主任和葛壮护士长就带领着4名总责护士和12名医生、护士来到C座23楼病区。此时,院内各相关科室均处在人力不足的状态,新科室需要由普通病区转换成重症病区,一切从零开始。简单整理着装和任务分配后,得益于过去一个月的团队默契,不到20人的小队便开始忙活了起来。重症病区的布局复杂,仪器设备种类、管路线路繁多,新的环境下,房间床位的统筹规划、各种物资请领、仪器设备调试都进行的有条不紊。在医务部、护理部、医学装备部、药学部、信息中心、总务部等科室的通力协作下,仅用了八个小时,新病区就完成了调整——尽可能减少感染风险的单向通道分区布局、一级防护物资的摆放、优化的病房床单位更新、重症仪器设备的调试、无纸化办公的建立、抢救药品的储备......大到呼吸机、小到柜门上的一个挂钩,全新的“重症医学二科”整装待发。
12月29日上午9点,在梳理了各工作流程后,随着来自急诊抢救大厅患者的交接进入,由重症应急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重症医学二科正式投入医疗救治工作。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全力救治重症患者。病区患者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重症医学二科开放全部床位收治包括器官移植术后、重症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各型呼吸衰竭、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多学科危重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近八十岁。
由于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呈现发病急、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刚卸下二级防护的队员们带着一级防护装备直面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等有创操作带来的感染高风险。全体队员们深知,重症医学二科和其他重症科室一样,是医院抗疫的主战场,更是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为了强化新冠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力量,科室优化救治、护理流程,线上开展重症相关救治与护理理论、操作、麻醉医学、中医治疗等业务培训学习,提高综合救治能力与水平。元旦假期中全员在岗,全力以赴保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有疫必战、有召必应”,重症医学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角色转换充分体现了大医二院人高职业素养、强业务素质,顶得住、扛得起、冲得上,这就是大医二院人在特殊时期的答卷。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