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急诊病房成功救治了一名消化道大出血、呼吸衰竭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龄患者。这是医院日夜坚守、枕戈待旦,千方百计保障重症患者救治的掠影之一。
突发的消化道大出血让82岁平素体弱的刘奶奶(化名)生命危在旦夕,介入科为刘奶奶紧急开通了绿色通道,实施TIPS手术成功止血。然而祸不单行,由于入院前感染新冠病毒及因消化道出血造成的反流误吸,导致刘奶奶在术后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生命再次岌岌可危。12月30日11点,刘奶奶血氧饱和度下降至40%,口唇紫绀,意识丧失,呼吸急促。危急时刻,恰逢急诊病房隋韶光主任例行专家会诊病房其他患者,这次的“不期而遇”却为刘奶奶带来了生的希望。隋韶光主任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有创通气治疗虽可以短时间解决缺氧问题,但由于患者高龄,基础状态欠佳,撤机概率不大,因此,他果断选择使用高流量吸氧治疗策略。隋主任立即联系了病区于波护士长,协调科室人力及资源,将患者火速转至急诊病房。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得到通知的邱崇贵护士提前调配好高流量吸氧机及监护设备,无缝衔接抢救患者。在转入急诊病房后,经高流量氧疗(HFNC)的辅助呼吸支持下,刘奶奶缺氧状态逐渐改善,氧饱和可维持90%以上,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结合患者高龄,基础病复杂且危重的实际病情,隋韶光主任和于波护士长组织了个性化医护小组,为刘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方案:在高流量吸氧辅助通气支持的基础下,使用对症药物抗感染,减轻炎症,辅以营养、康复支持;由于患者本次合并消化道出血及心肌缺血心功能减弱等情况,为减轻心脏负荷,维持有效循环,予适当输血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使用白蛋白减轻毛细血管渗漏作用,精确液体及内环境的管理治疗......
由于刘奶奶岁数大,兼顾心功能及患者配合度,在间断俯卧位的基础上,增加了侧俯卧及坐位姿势,改善了她长时间俯卧不耐受的问题。同时根据病情变化实时调整高流量吸氧设备参数,指导患者缩唇呼吸及咳痰,指导家属进行有效叩背排痰,在医生护士的专业指导下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下,刘奶奶于1月4日顺利撤去高流量吸氧支持,在鼻导管吸氧治疗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1月10日,刘奶奶顺利转到专科继续治疗。
这次成功的救治,仅仅是急诊病房在这个特殊时期创造出的诸多生命奇迹中的缩影。为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通道畅通,在医院统筹协调下,隋韶光主任带领科室人员将急诊病房进行改造,负责收治急诊亚重症患者,指导亚重症患者救治,及时鉴别轻症转重症患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病区配备专科医生以及呼吸机、监护仪、高流量吸氧机等仪器设备。同时抽调具备重症救治、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支援病区,为重症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预检分诊总责护士邱崇贵在预检分诊撤离的第一时间便到科室报到,拥有丰富重症治疗经验的他组织急诊病房医师、护士开展重症呼吸专业培训、心肺复苏机使用等相关培训,目前病区已有多名患者成功撤机康复出院。
用坚守筑牢屏障,用奉献诠释使命,大医二院人正全力以赴与病魔抗争,迎接曙光的到来。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