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午12点54分,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高晓红护士长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医院膳食部王霞主任,本以为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工作电话。接起时,吵杂的背景下,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王霞主任急促地说:“食堂一名女员工晕厥倒地,需要急诊救助!”电话的结尾以简短精准的语言简述了患者状况。高晓红护士长电话还来不及挂断,便立即提起语速安排一组人员推平车、携带抢救物品奔向食堂,同时安排另一组人员在抢救区域做好抢救准备。
奔往食堂的路上,急诊医护听说晕倒的阿姨已进入呼吸心跳骤停状态,孙盛梅护士拎起平车上的氧气袋和呼吸球囊奋力跑在前面,孙奇医生和王姝护士也顾不上等电梯,两步并作一步从步梯飞奔下楼。
与此同时,现场抢救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正在就餐循声赶到的手足外科刘铁宏、李斌医生一个箭步,冲到患者面前,摸了患者的颈动脉:“没脉搏了!快,心肺复苏!”膳食部有临床经验的王兰君与两位医生相互配合,为患者实施胸外按压,为下一步抢救争取时间。
到达现场后,王晶云护士立即用球囊辅助呼吸,其余人将患者迅速转移到平车上,王姝护士一个翻身跪坐上去,在飞驰的平车上一刻不停地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平车到达急诊科抢救区域时,已经待战的萨勃机气压声让紧张的气氛有了一丝转圜的余地。13点04分,萨勃机已均衡有力地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同时第一支肾上腺素已推入患者血管内,为心肌收缩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护理组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为复苏需要给予多种药物打开生命之路。孟显达主任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抢救,孙奇医生精准快速地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王霞主任与科室人员在急诊门外焦急等待、联系家属。
抢救间的电子钟以秒跳动,护理组快速执行医嘱处置,分工有序抢着秒数追赶生命线的长度。强心剂、升压药一针针、一剂剂注入,辅助设备滴滴哒哒地运行,按压期间,患者反复出现室颤,第一次除颤、第二次、第三次……13点19分,患者恢复自主心跳。经过两轮纠正血压和心跳后,又给予镇静,在病情相对平稳后,急诊医护将患者护送至重症医学科进行下一步治疗。完善检查后,确诊事发当时患者诊断为心源性休克。目前,被及时救治的食堂阿姨已转入普通病房。
突发心脏骤停的常规救治难度大,成功率低,即便保住性命,往往也会留下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所幸,后勤阿姨在院内出现险情,专业医护现场给予第一时间的高效心肺复苏、急诊科团队无缝衔接的紧急施治,再经过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综合治疗,保障了患者成功施救并顺利康复。
这样的救治病例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时有发生,通过集合多学科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已经成功为多例生命垂危的心脏骤停危重患者按下生命“重启键”。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