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的新形势和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大医二院全院上下联动、迅速反应、积极扩容、优化方案,提升救治能力,全力应对就医高峰,满足急危重症患者就医需求。
随着就诊人数的增多,重症患者人数也随之攀升,医院重症科室作为医疗救治的主阵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近日,大医二院急诊ICU成功救治了一名肾功能不全、急性心梗、心功能衰竭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这是大医二院在疫情下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保障患者救治的掠影之一。
患者鞠阿姨入院4天前参加了亲人的葬礼,回来后出现了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伴随着头晕不适,双手震颤,不能完全平卧,后来逐步进展到呼吸困难加重,出现口唇发绀、意识障碍,家人见状紧急送至我院发热门诊。来院就诊时,鞠阿姨处于浅昏迷状态,体温高达39.5℃,呼吸急促每分钟达40多次,指脉氧低至83%,周身浮肿,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磨玻璃样渗出、实变影,约75%肺叶受累。由于鞠阿姨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平时需要规律透析治疗,本次因新冠病毒感染所致呼吸衰竭,又继发心梗及心功能衰竭等表现,生命危在旦夕。
急诊ICU医护人员冒着巨大的感染风险为其实施各项抢救,由于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加之患者的剧烈呛咳,插管瞬间可见大量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液涌出,心率也飙升至190次/分,患者急性左心衰若不能短时间内纠正,循环将迅速衰竭,死亡步步逼近。因此,医生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和血液净化通路,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循环支持、呼吸支持、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策略。针对患者新冠肺炎重型的治疗,遵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第九版》的指导意见,从呼吸支持策略角度,予以小潮气量、高PEEP肺保护通气策略为主,同时予以充分镇静、镇痛治疗,但发现患者氧合仍较差。
科室医护人员当日即开始辅助患者行俯卧位通气(连续6天,8小时/日)。由于患者本次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明显,且患者为尿毒症规律透析患者,因此,为减轻患者心脏负荷,维持有效循环,医护人员给予患者间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同时使用白蛋白减轻毛细血管渗漏作用,精确液体及内环境的管理治疗,同时辅以营养支持、康复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措施。
经过2周的精心治疗,鞠阿姨氧合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脸上的恐慌和绝望被微笑和乐观替代,在最近一次复查的CT中,提示双肺的渗出影明显改善。相信在不远的一天,鞠阿姨将会和门外守护她的家人团聚,也将开启她未来美好的新生活。
急诊ICU主任唐学杰介绍说,
随着接诊新冠阳性患者的数目不断增加,像鞠阿姨这样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新冠患者比例也逐渐升高,此类患者属于新冠感染的“脆弱人群”,由于免疫基础匮乏所致感染后病情迅速恶化进展,救治时间更需争分夺秒。
三年的无畏之战,三年的冲锋在前,三年的抗疫坚守,大医二院愿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凝聚之力,为最终的抗疫决战胜利写下一篇篇希望的乐章,为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奉献全部的力量。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