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春来可期。这个冬季,我们正面临三年来最为严峻复杂的新冠抗疫形式,也正处于新冠医疗救治资源挤兑的残酷严冬。“新十条”的落地实施,让我们见到抗疫胜利曙光的同时,也给医疗救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医”路坎坷,但全体金州一院人仍以崇高的职业情怀诠释伟大的抗疫精神,以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去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守住健康防线,全力满足新区患者就医需求。
医院的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急诊科、发热门诊及各临床科室等相关重点部门统一调配,扩容资源、增加力量、优化诊疗结构、有条不紊地做好日常诊疗服务工作。面对门诊部、急诊科、发热门诊患者的日益增多,全院一盘棋,统一协调,增加诊室、抽调各科室精兵强将进行驰援。一个班次倒下了,下一班次顶上来,如此往复,他们有条不紊、相互扶持,坚强地支撑着为患者服务。
守在“最前线”
发热门诊、发热病房
发热门诊、发热病房是医院直面新冠病毒的最前线,必须守好这道岗。随着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热门诊、发热病房也迎来了新挑战,门诊接诊量陡增,单日接诊最高374人,且一直保持高位运行。面对儿童、孕产妇、高危基础病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就诊需求,面对医务人员非战斗性减员,发热门诊、发热病房的医护人员没有停歇半刻,他们顾不上自己也是病人,顾不上家人生病,他们互相鼓励、执着奉献。日常工作中,科主任李化要负责各科转到发热病房的20余名患者的查房工作,利用有限的条件为病情复杂的患者解除病痛。随着科室人员接二连三的出现发热症状,作为科室的负责人,科主任李化和护士长孙立、王健也未能幸免,相继发热病倒。但她们作为领导干部、作为党员,身先士卒,生病发烧仅仅休息了三天,第四天便提前返岗,带领科室人员继续工作,坚守在发热一线。近日,随着急诊科患者的大量增加,科主任李化每天除了指导科室工作,还要到急诊协助参与各项抢救工作,为的是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面临3年来最强的疫情冲击,发热门诊、发热病房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用无悔付出构筑起捍卫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
血液透析中的责任与使命
人工肾
抗疫三年最终迎来了解放,可是对于医护来说却是重任,没有了防疫管控,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接收阳性患者,且不能拒收。
对于血透的医护和患者更是巨大的挑战,科室400多名患者陪护还不算,每天的工作虽然都是一样的,但是心情确是不一样,可以说是提心吊胆,因为任何人都不想被感染,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多,只能做到把风险降到最低,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很快把患者分成两个区,减少交叉感染,医护更是比平常要来得早很多,有的负责消毒喷洒,有的负责发放物资等等,可是天不遂人愿,医护还是没逃过感染,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退缩,虽然感染了,除了发烧没有办法,其他没有症状的医护依旧坚守岗位,只为了保证每位透析的病人安全上下机,我们医护之间说的最多的不是你感没感染,而是再坚持坚持,回去吃点抗病毒的药,一定可以进入决赛圈。就这样每个人互相鼓励着,我们就算被感染了,也没有害怕,而是退烧之后第一时间返回岗位。
无论是防疫还是放开,我们能做的就是团结,对每位患者负责,疫情无情但人有情,血液净化室会越来越强大,守护好每位患者!
责任与担当
面对挑战和压力,金州一院人的身影始终挺立,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带头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全体职工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一人担起多人的工作量。在全社会对医疗力量期盼的时刻,展现强大的一院担当,以一己之躯,千方百计、竭尽所能护佑患者的健康与平安,确保金普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
急诊室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步伐,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是有着金州一院人的坚守与担当,必将换来金普百姓的健康。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