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健康网。有趣实用的口腔健康科普!

最新更新

大连口腔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在责任和担当中风雨同舟系列(三)

时间:2023-01-04人气:作者: 小编

压力面前挺身而出

呼吸科


1.png

2.jpg


现在随着社会面阳性患者增多,呼吸科压力越来越大,医护也越来越多感染,从12月15日开始医护陆续出现发热,咳嗽等各种不适症状,12月19日,科里护士仅剩8人,17日晚上王晖,李权已经发烧了,但是知道科里没有人一直坚持到下夜班;15日和16日晚上赵飞和李权半夜到科里替换发烧的护士回家,14日李权和王晓倩查出阳性,两个人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没有因此在家隔离休息,主动联系护士长要求复核,复核结果为阴性,继续上班,给了科室缓冲的时间,杨欣虽然怀孕7个月,但是一直也没有退缩,护士长让她休息,她说现在科里人员紧张,我能上班;科室新入职护士段文贝发烧在家休息3天,烧刚退就主动联系护士长要求上班,许冉一直贫血,11月份体检血红蛋白才90克,因为科室人员紧张她主动跟护士长申请上夜班,刘丹丹上夜班不舒服一直坚持,朗婷婷从隔离酒店撤离当天就回到科里上夜班,连续2天夜班,终于坚持不住发烧了才肯休息,12月20日,科室已经有一多半护士发烧不能上班,护士长,孙英丽、罗晓颖刚退烧,还没恢复就提前返岗,当天因为科室人员紧张没有人值夜班,护士赵飞、刘丹丹主动要求白班连着夜班,大家主动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还有戴岩、李娜、许冉20日核酸阳性,身体也有不适,但是一直坚持上班,三位同志既是科室的业务骨干,也是科室年龄较大的护士,但是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尤其是护士戴岩从核酸阳性一直坚持上班到现在,连续十几天没休息,还有赵飞、张晓琳因为核酸阴性一直在岗。护士刘亚楠在隔离酒店工作将近2个月没回家,12月18日刚从隔离酒店回家,从科室微信群里得知科室情况后,主动联系护士长要求返岗上班。只要科室需要,患者需要,随叫随到!


随着急诊重症患者增加,病房压力也越来越大,12月26日呼吸科全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主任纪长东,医生李国栋,范姝文,丛美娇,高丽欣,孙照、丁艳,阎瑾,高霞、吴雪涵,还有十几个护士,有的提前返岗,有的带病上岗,26日当天收治12名重患,27日收治17名重患,28日收治16名重患,医护高强度、超负荷工作,为了增加夜班力量,科主任安排夜班增加一名医生,因为护士人员紧张,护士长带病连续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协助夜班收治患者,护士赵飞虽然核酸一直阴性,但是孩子发烧、母亲骨折她全然不顾,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加班到很晚,一个人身兼多职,科主任21日核酸就阳性,但是一直带病坚持,呼吸科的每一名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救治患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为他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3.png


疫情下的坚守

神内三科


三年前疫情刚开始时,我们医护众志成城,义不容辞申请出战,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了一线。


21年-22年化身大白外派抗疫采核酸严寒酷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疫的大门。


22年底,政府全面开放,疫情常态化,每一个医护又置身于一片阳的海洋,患者大量涌入医院,最终还是医护抗下了所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难免不被感染,接二连三倒下,可工作量没减反而增加,为了科室的政策运转,于2022年12月17日经院领导决定,神内三所有医护增援各个需要的病房,急诊,120,发热病房,我们就是说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急诊现在应该是最让人产生焦虑的地方。我们科魏涵妮和邹亘泉还有其他的大夫经常是从早上忙到晚,根本没有时间吃午饭,更没有时间去厕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班到下班急诊内科门口就开始排队一直到阳光顶大厅,急诊大夫不喝水一直不停的看患者,一抬头排队的人还是那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放眼抢救室,躺着全身患者,床都不够用,涵妮送患者做CT刚到门口突然休克,涵妮赶紧跳上床从CT室做胸外按压又推回抢救室,这个还没抢救完又来个患者都没来得及上床,躺在地上又开始抢救,就这种工作强度,一干就是一天,若不是心中有这份使命和责任谁又能坚持下来。


我有幸增援120,体验了一把120生活,不干不知道,一干真是各有各的苦,上夜班真是一跑跑一宿,你这一宿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这单还没有完成下单就派来了,基本也都是阳性患者,下夜班我就感染新冠病毒,休息6天又赶紧回到了工作岗位,我们科姐妹还有去骨一,神二,神一,发热,消化,都是倒下一个其他的姐妹身体稍强一点在替补过去,姐妹们相互心疼,相互理解,真的让我动容,感恩她们是默默无闻的战士,用一颗初心守护,执一种使命前行,正如军人的使命是随时奔赴战场一样,我们的使命就是冲在与病毒战斗的第一线,共克时艰。


我们科的护士王沈如,刘玉男,丁思予,张洋洋,袁秀惠一边咳嗽一边上班,刘静,张洋洋,徐雅慧,丁思予支援发热病房,张洋洋和丁思予还先去支援120。王沈如支援消化内科,都月,王晓楠和陈嘉贺跟护士长支援神内二,嘉贺和马利霞先去支援发热门诊,魏涵妮,先去支援急诊,后去支援神内一,孙玥先去支援120后去支援神内一,苗双红支援神内一带病上岗,王晓楠后去支援骨一,护士长是一直带病上岗。杨凯主任支援神内一,大夫们支援发热门诊和急诊。所有人都是奋斗中,没有退缩和怨言。


4.png


坚守一线始终如一

儿科


5.png


12月,在疫情放开的特殊时期,到医院就诊的患儿骤然增多。随着科室医护人员不断“中招”倒下,科室能值班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少。科主任、护士长以身作则,担起科室负责人应尽的职责,在科室人员病休期间,承担起科室工作。


儿科急诊工作压力最大,就诊患儿多为高热引起的热性惊厥患儿。国庆,胡云鹏医生,工作时为了避免被感染,上班期间不吃不喝不摘口罩,一直坚持完成当天的工作。当脱下防护装备的那一刻,一天滴水未进的他们只想快速冲进家吃一口热气腾腾的饭菜。


为了不影响工作,儿科的医护人员在刚刚退烧后就重返工作岗位,忍受着病痛折磨继续坚持在各自岗位上,毫无畏惧。这一刻,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需要他们的患儿!当看到他们疲倦而憔悴的面庞、听到他们不时传来的阵阵剧烈的咳嗽声时,真心的心疼他们!


当看到身边的姐妹们不断的倒下,还没有“阳”的姜洋、王笑晨2名护士主动请缨,科室的夜班工作由她们2个人承担。没有休息,除了上夜班就是下夜班,毫无怨言,只想让身边的姐妹们尽快好起来!


正是有了这些心怀大爱的白衣天使们,我们才无惧风雨,一路前行!由于工作原因不少医务人员出现感染症状,病痛折磨非常人能忍受,但他们继续坚持在各自岗位上,毫无畏惧,为社会和患者服务。于红,景艳丽等高年资医生本次也被感染但他们以己之力,发辉榜样的力量,帮助科室需要帮助的人员。


6.png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