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同行,感恩有你
——记呼吸科护士李娜
2022年的最后一天,正当我们在病房忙碌的时候,光中街道胜利东社区的王昕书记找到呼吸病房护士长,给李娜护士送来了感谢信和荣誉证书。经护士长了解得知,李娜家住光中街道胜利东社区,疫情期间李娜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担任志愿者,主动协助社区组织核酸检测,甚至有时看到社区居民多,医护人员忙不过来,李娜下班后还主动到社区帮忙采核酸,只要社区有需要,李娜总是有求必应,社区书记得知她在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工作,特意送来了感谢信和荣誉证书,代表社区居民向李娜表示感谢!
李娜是我们呼吸科的一名护士,是科室的业务骨干,护理组长,平日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脏活、累活抢着干,与同事相处和睦、乐于助人,科室护士姐妹有事她主动替班,科室人员紧张她主动要求值班……自新冠疫情以来,每次紧急召集核酸检测,李娜总是积极报名参加,三伏天穿着防护服被热的中暑,三九天被冻得瑟瑟发抖,风雨无阻,而且每一次采核酸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是李娜毫不退缩。5.9疫情,医院封闭管理,当时科室只有2名夜班护士在岗,科室有30多名患者,需要紧急抽调医护人员返岗,护士长着实犯了难,科室护士有的被隔离在酒店,有的在哺乳期,有的身体不好,有的孩子太小没人照看,有的家里孩子上网课没人辅导,就在护士长左右为难的时候,科室护士们积极报名要求返岗,作为科室的护理组长,李娜首当其中,主动向护士长申请返岗,李娜对护士长说:“姐妹们家里都有困难,我跟父母住在一起,老人能帮忙带孩子,我没有后顾之忧,我能上班!”明知封闭管理在医院条件艰苦,但是在关键时刻仍能挺身而出。
今年10月12日在采核酸工作中,李娜突然接到急诊电话,父亲心梗在医院抢救,李娜的姥姥在疫情期间病危,母亲独自返回老家,父亲因为李娜夫妻俩工作忙没时间照看孩子,就留了下来。事发当天父亲早上起床就感觉胸闷,因为李娜当天要参加采核酸工作,怕李娜担心就没告诉她,想自己吃点药就能缓解,结果在到药房买药的过程中胸部疼痛难忍,自己走到医院,在急诊室医护人员和导管室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心内科陈爱明主任当时交代病情时说:“再晚来一会就有生命危险了,是大血管急性梗死,太危险了!”当即给李娜父亲做了心脏支架手术。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后怕,因为忙于工作,忽视了亲人的健康。
这就是我们的医护工作者,除了坚守岗位,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还主动担任志愿者,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关键时刻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还有我们医护人员的家属,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正是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救治更多的患者!
急诊工作手记
随着社会面感染新冠的病例逐渐增多,急诊室迎来了就诊高峰。面临人手较少,工作量激增的情况,医院领导统筹全院工作,立即调配医疗力量全力支援急诊室工作。神经内一科王旭医生作为抽调力量中的一员积极支援急诊工作。当日王旭医生来到急诊室后她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抢救室、诊室都是等待救治的患者和忙碌的医护人员,工作量达到了平时的3倍以上。作为抽调人员,王旭医生在自己刚刚“阳”过并伴有阵阵咳嗽,身体不适的情况下立即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并积极联系相关科室收治重症患者。由于急诊候诊的患者人数众多,为了不耽误接诊患者,王旭医生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到晚上6点多完成收尾工作,才脱下防护用品。为了能够多接诊患者,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王旭医生克服自己身体的不适,全天未进食水。
当前,正是有着王旭医生这样的医护人员,在不断的努力,承担着繁重的救治工作,才能保障新区百姓的健康。疫情之下,我们的医护就是这么的可爱、可敬,但也让我们心疼。希望疫情早一点过去,春天早一点到来。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采集,若涉及到版权,可联系站长删除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参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月29日上午,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00余名师生到访...(825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调研附属中心医院
12月6日,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一行赴...(773 )人阅读时间:2024-12-09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消防安全演练
12月3日上午,大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举行了一场火灾应急演练,旨...(770 )人阅读时间:2024-12-06大医二院举办“下基层送健康”科普活动,践行雷锋精神助力医疗普
近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974 )人阅读时间:2024-12-06